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

李柄南居士《佛學常識課本》32 - 第三十一課 十二因緣

「因」說事的原素,「緣」說果的促成;這是窮究眾生涉歷三世,輪迴六道的由來。

(一)「無明」 是本性從無始一念不覺,起的煩惱。

(二)「行」 是依著無明造的善惡事業。這是「過去」世的二種因。

(三)「識」 是過去二因,混合入胎的神識。

(四)「名色」 是神識依父精母血生起的胎體。

(五)「六入」 是二、三月後漸長成六根。

(六)「觸」 是胎出生以後,在二、三歲時,與外界的接觸。

(七)「受」 是六、七歲時,漸能分別苦樂。這是「現在」世的五種果。

(八)「愛」 是十歲以後,依苦樂的感覺,愛把苦離開,愛把樂接受的一種思想。

(九)「取」 是成人以後,愛欲發展,便執取不捨一切的造作。

(十)「有」 是依愛的思想,取的造作,遂有了種種的業力。這是「現在」世的三種因。

(十一)「生」 是依著現在的業力,牽著將來去投生。

(十二)「老死」 憂悲苦惱,是既有了再生身,就免不了受這些悲苦。這是「未來」世的二種果。

http://book.bfnn.org/books2/1712.htm#a00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收集一些佛法與人生的文章,這裡的文章皆是轉帖。不回答問題或釋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