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

【轉】海雲繼夢法師:耳根圓通章 第八集

【轉】海雲繼夢法師:耳根圓通章 第八集

我們跟各位談到這些,因為實修的過程裡,個人生命的性德是會出現的,但是這個都需要時間。它的一個要領很簡單,就是「置心一處」,那我們講參禪,就是把心安住在心性上面,那這些會一直出來。

你在實踐的過程裡,那些要領會出現,每個人都不一樣,所以你不用去探,探別人說這個那個,那完全沒用,因為他所用的要領,對你來講不見得有效。你在這個地方你看不出來,你認為都一樣,你從果報看就知道,一個變成政治家、一個變成藝術家;那你功夫假如用得不夠,福報沒那麼大,可能一個就變成洗碗的、一個洗菜的;就是這種功夫,那看你是怎麼下功。所以你沒辦法用、沒辦法講,你在因地沒辦法去探討。所以說眾生畏果,你要看到果報才知道;菩薩畏因,菩薩在因的地方就弄好了,這個因弄好以後果報就出來了。真的是像投影一樣,你不要看這裡芯片小小的,那邊就很大一塊,整個影響就在這個地方——用功的部分,所以我們講性德是怎麼兌現的,在這裡你就看到了。


我們前面講到「行者心性的確立,並兌現其性德,端在不斷地重複實踐,不斷的重複實踐,方能使生命中的性德兌現出來」。你不要想說:我要讓我的什麼出來,什麼出來。很難哪!你到最後要把慈悲兌現出來,慈悲不是你講的,你沒有那個本事你怎麼慈悲?你那個只是同情心或憐憫心,只是這樣而已。你要有那個智慧,有那個能力,慈悲的狀況才能出現。你把慈悲當作酬酢、應酬,這種東西沒有用,那跟生命真理的部分不相應。外面很多,智慧與慈悲的書很多,那根本搔不到癢處,你要從這個地方看。你體現出來以後,你要大慈大悲才有可能去進行,你這個性德不兌現出來,那些都不算。所以你要成為民間的信仰那種慈悲,還是學者筆下的慈悲,還是行者走在大法界裡那個真實的慈悲,你就要看這個地方的差別。同樣都講那一句話、那個詞,意義、內容完全不一樣。他是在不斷的重複實踐,才能使生命中的性德兌現出來。「而此階段乃在積極完成這個方程式的架構」——心靈方程式的架構。

第四個「證」。第二階段的「證」,就已經很殊勝了,「此證乃在守住此方程式,而一再的實踐之」。原來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嘗試而已,從剛才跟各位講說一再的試驗要進去、進去、再進去的那種狀況到現在方程式的完成,那已經變成一套模式出來了,你的一套模式就出了,至此才能稱為一門深入,或者叫做不二門。《維摩詰經》裡面三十二位菩薩都講「不二法門」,或者稱為圓通法門,到這個階段,照住才叫完成。照住完成,事實上從我們來講,你修行到這個地方就已經入法身位了,入法身了,圓教初住位。這個時候你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方程式,已經不是單一的,你要弄清楚。

我們在跟各位談修行的時候,這個心性這一法、禪法這一法,它裡面已經把一切都包含在裡面。因為我們只講行法,都講技術面多,裡面的東西沒講,你要把這全部把它放大出來的話,那《華嚴經》上面整個都是啊!所以我們慢慢地去瞭解這個部分。談這個東西,各位一定要實踐,你不實踐,我們一直講,就變知識,沒有用。

第三個部分「照見」。「觀照是搜尋,照住是安住或者定位,照見則是深化乃至穿透」,這是三個的基本定義。在參禪的過程中,照見不但是捕捉住疑情,更能將這個疑情解剖得淋漓盡致。論疑情通稱為「生命的存在」,這個才是疑情,這叫大疑情。進而言之就是對真心——心、性、念那個本體念、生滅念、第二念乃至善惡念、變異念的完全體驗,那你才有不可思議的廣大神通。

你知道什麼叫變異念?什麼叫善惡念?我們很多人搞不清楚這些,混在一起,在我們這裡可以說把這個通通跟各位講得很清楚了,弄得很清楚了,你自己要在這個地方來完成它。這個道場不怎麼殊勝,但是一定可以很殊勝,那就看你啊!你坐在那邊睡覺,我就沒辦法,你坐在那裡善用其心,禪堂絕對殊勝。

「此中非是語言枝節所能觸及與表達」,不是語言所能觸及的,不是文字所能觸及的,所以是真不可思議呀!我們前有談到,這個不可思議是怎麼來的?就前面那裡講的——惟有搜尋出自己能由生命去感受的那種存在,那種存在不是用語言、文字、理由、邏輯所能搪塞你的那個命題。那個疑情是你自己感受生命的,沒有辦法用語言去告訴你的,也不是找個理由搪塞過去就好了,也不是用安慰、用人情就可以了。所以這一關你要能夠過得去,能夠掌握到,自己內心清清楚楚存在的那個東西,那就是不可思議的因——菩提種啊!

那麼到了這個地方,它就生根了,發芽了,開始成長了,就要進入茁壯的領域了。所以你要有不可思議的體驗,才有不可思議的境界;要有不可思議的體驗,那你就要有不可思議的因,不可思議的那個種子,那個不可思議的那個疑情,就這麼簡單。哪裡不可思議?你就把這一點弄清楚,整個就翻過去了。這一點沒弄清楚,你都是口頭上講的,進進退退,那個進也是假的進,那個退呢?大概是真的退,不會是假的退,因為是假的進,所以是真的退。那其實也沒有什麼進退,因為你根本還沒有進入狀況,但是只要進入狀況,這個因你建立,就不會退心。

而我們告訴各位,很多小孩子有這種東西,我相信各位當中也有很多人小時候就有這種感覺,長大以後,被學校、被社-會拚命的污染,自己把它忘了。那個內在生命的感受,所以我們常講說,內在生命的感受是整個民族生存的一個DNA,那一個感受是非常重要的,你那內在生命的感受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做表達,大家要去體驗這個部分。

現在我們再來看照見的四個階段,「這個時候的疑情已經成為行者的生命因素,心靈方程式已成為行者的表徵」,這兩個都已經出現了,對行者而言已無所謂的定位不定位,兌現不兌現的這些問題。這個時候的行者由於出入法界的因緣,在三世間上、在四大微細上、在生理、心理上,都跟凡夫有所不同,你要知道到這個時候他已經透過了前面講的圓教初住位,他已經一門深入,已經到達不二門,到達圓通法門的境界以後了,所以他有這些不同。

那各位有嗎?沒有!脖子不要伸那麼長,自己開始反省過來「我要怎麼到達個地方?」。關鍵就技術面、工程面,都跟你們講了。那個疑情——內在生命的體驗,那個不可說不可說的東西,你要弄好;弄好這個東西,然後開始往前,然後置心一處。技術面就是這一個,工程面你先架構起來,你看技術也有了,方程式也有了,那事實上你已經改變了,你已經進入第二世界了,你的生命也改變成第二生命了,已經在改變了,這個階次上我們已經交待得很清楚了。

而心意識是無法丈量的,要進入到這個階段,惟有在初階時,審慎的去體會、驗證何者是生命所要的。這個所要的不是語言、文字、同情、愛護等等世間標準所能滿足的慾望,這個部分我們要摸索,你自己慢慢的要去驗證「那是什麼」。我們講了那麼多,那是什麼?

有時候我在想,以前有唱一首歌,不知是誰編的。師父那麼多的開示,你現在到那裡去了。高興的時候,師父的開示,哇!好好喔!我師父!我師父!半夜失蹤了,你師父好好哦,講些什麼都不見了。所以你要知道這個就是內在的體驗不夠,你真有那個內在的體驗,不會有那麼大的差異,你慢慢的去經驗這個東西,慢慢的走一遍看看。所以剛開始的那個初步的階段,我們很要求。

所以,各位,你不要想說後面怎麼樣,我們一定跟你檢驗你最初的階段,那個內在的體驗,有沒有?這個是修行的第一步啊!這一步不要跳過,第一步錯過,你永遠差一寸,永遠差一步,到成佛那裡,人家都成佛了,你就差一步,差哪一步?因為第一步你沒有,你後面再怎麼用功都沒用,因為你永遠差一步啊!世間話不是這樣講:「一百步的路你走到九十九步,其實是走一半」。

我告訴你,在修行是這樣講:走一百步的路你走到九十九步,等於沒走,因為你差的那一步是第一步,第一步沒走後面都是假的,所以你那九十九步也是假的。所以第一步的部分,一定要自己很嚴格很嚴格的要求自己,師父跟你說「通過了」,你自己也要想:這樣算嗎?回來再一次。因為師父說「通過了」,可能是騙你的,你不要被騙了,你不要以為師父都好人!師父會害人啊!沒有通過,自己再來,因為那個東西是你要向自己負責的。你要想一想,我可能什麼沒講清楚,所以師父才說通過了。透過你的表達當中,人家跟你做的只是就你的表達而已,那你必須要向自己負責,這一點才重要。

當你自己確實徹底的實踐過一遍以後,那就沒問題了,那人家怎麼講你都很清楚。就像你口帶裡有錢,確實有錢,人家說:窮小子!過來!你窮小子說:是!什麼事?人家說:要你發心。你說:我窮小子啊,對不對?有錢沒錢我都是啊!你真有,你就有那種信心,你沒有,那人家說:富翁!過來!那也是假的嘛!對不對?你要留意到這一點,所以我們始終跟各位提出這個東西,那種體驗是出自生命中最深層的真實性,給各位作一個參考。無可取代的,至高神聖的,若無此冰清玉潔之心,必無法到此不可思議的境界。前面那個地方,那你自己好好的把他處理好。這是第一個階段,照見的階段就很高了。

第二個「解」。「此時心性的存在與生命因素的純化已經到達高階,在生滅念與第二念間的運作與第一二念間的轉化能夠運籌自在」,這就叫善逝世間解,有沒有?這個境界高不高我不知道,你去查如來十號,就是有這一個。這個時候六塵與根識的互動,能夠轉換自在。這個我講六塵跟根識兩個,這根識之間,你用根的話就在第一念那邊,用識的話在第二念那邊,就差別在這裡。他能夠自在轉換並明瞭,識塵相蕩的事事狀態就很清楚啦。根塵相接的自在無礙,並能將此根本智轉成自受用法樂智,這個時候就已經要入第個三階段了。

這個地方講這些術語你要慢慢去體會,你不要想一想,晚上睡覺起來說:「我已經是善逝世間解了」。自己想的不算,這文字你都可以用,寫作文都可以寫。我記得初中的時候寫一篇作文,不知道剛剛背了哪一篇文章,背完以後,老師說寫「我的志願」,背的那一篇文章實在沒辦法轉,我就幾乎把那篇文章照抄一遍,老師看了就說這怎改啊,文詞都很美,但都不是你的,不行,重寫。因為你把古文都背得很熟,寫「我的志願」,剛好那篇文章很好,很相應嘛,就通通背起來,當然不是照抄背默寫這樣子,但是也差不多用他裡面的詞句,用多了,老師說不行,這看就知道都是背的,那當然是背的啊!你最好是不要背,要不然老師就叫你重來。關鍵是在這裡。

這個根塵之間就到了我們那個圖表上面所講的,那個心性學的基本結構那個地方是到這個地方才講的,但是不前面先講,這個地方你就套不進去。就在那一條線——一念無明起那無明怎麼介入的。那個地方我們還沒有詳細跟各位講,因為那是另外教理上的部分。修行到這個地方,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不出三界、不入三界的那種狀況,他就在那個地方,他出三界、入三界很快,他很自在。自在無礙就指這個東西,因為根塵來的時候,我如何跨過去,現在沒事入薩婆若海,那要用就提起來,他很自在。

我們現在讀書人也叫修行人問「那我出三界以後要怎麼樣入三界來做事?」「吃飯的時候能不能出三界?」你盡問這些,因為你不修行。出三界、入三界是在那個地方,那無明要不要讓他起作用?我要入三界了,那就沿著無明、五蘊去輪轉。那假如不是,沒事,那我就不入三界,那你能不能我就出三界去。所以那個運用,到這個地方,他已經非常非常熟練的部分了,非常熟練了。所以那個技術,前面那個技術,你一定要一直有,要很熟,我如何入,如何安住,安住在那裡。這個心到這個時候就已經不是注意力了。

所以我們從前面那一條路走下來,現在你聽了這些,這個禪七回去以後,你自己從你修行的經驗裡,要寫一篇你的心得。聽得很高興,我看都沒有人打瞌睡,聽的都懂,不算!你要把它消化變成你的。既然大家都有在修行,你這整個過程、這些數據,變成你的一條線,變成你的一個方程式。那你現在走到哪裡,做到哪裡,你這馬上就可以用,這修行的模式你要架構起來。其實能夠到這裡來已經相當了不起了,善逝世間解,這如來十號,你已經成就一個了。所以沒那麼快,到這裡何止了生死而已,他根本智就要轉成自受用法樂智了。這時候根本智已經成就了,開始要做運用的轉化,能夠自受用法樂智,再下面才有他受用法樂智。

那根本智得了,通常都不會用。有一個朋友,他說他會做一個東西,那個人現在應該還在。他說他發明了「電」,怎麼樣發明了,他弄給我看:他在一個大水桶裡面有兩個小水桶,然後一個桿子把它掛在那裡,那個水會自動對流,它就能發電。那麼他就拿這種東西,希望政-府用這個來發電,每個家裡都可以自己發電,甚至於可以把他裝在汽車上,自己發電就可以跑不要吃汽油,講到吐血沒有人要理他。這個就根本智,他發明了那個東西,他家裡就這樣用,也確實是這樣用。我說你這個去青年輔導會,你就去跟政-府去弄弄,這個不是能源匱乏很好用嗎?他每次跟政-府談,他就要吐血,因為他不會溝通,找誰溝通他也不會,因為他不會起妙用。你有這根本智沒用,我說那我替你申請好了,申請專利來怎麼用,他說不用了,人家已經申請五次了,我說為什麼?因為有五個人跟他拿去申請了,結果都不是他的啦,我說,那你還在幹什麼?他說,這個很好,對世間很好、對人類很好,用兩桶水「電」就可以用不完。我們這個世界,你看有多奢侈。他那個根本就不污染的,但沒有用,因為他只有根本智,他沒有後得智,他不會去發揮運用,弄到沒飯吃,自己住在那山邊的草棚裡面,不過他家的地瓜很好吃就是了。他滿地都是地瓜,奇怪!土那麼硬也是地瓜。沒有辦法,根本智要轉,轉成後得智。

很多人說等我修行以後再度眾生,我說這是廢話,等你修行成功以後你就吐血死了,因為當你不會跟人家溝通的時候,你要怎麼度眾生?眾生不是捏面人捏出來的,眾生就是會給你好看的才叫眾生,所以你一定要有後得智。那後得智在哪裡?就在那個根、識之間的運用,那你能夠掌握到這一點,那捨識用根就簡單了,在這裡完成了,轉識成智也是在這裡完成了。當你這個沒有的話,你去問人家看看,怎麼捨識用根,他一定沒辦法告訴你。你說要捨識用根,那可以啊!就不要用識,用根就對了,我不知道他有沒有答。怎麼樣轉識成智?那更簡單了,轉八識成四智,就轉啦,你去轉嗎?關鍵就在這裡,那無明介入與不介入嘛,你不要讓無明介入。那要怎樣不讓無明介入?這不是用講的,是你要修行到這個地方你才知道,那念——塵境一起的時候,你不要理它。這很簡單,我們修行人的口頭禪,就不要理它,你還是安住在那裡,你真的掌握到那一點,它就入了,入薩婆若海。你不會用,為什麼?因你沒有到這個程度來。

我們在修行裡有一個境界,你不知道有沒有?當你靜下來的時候,你的心相,我常講的,像這個板子,這個板子假如放在這個地方,放在這裡大概要放三年才會有那些灰塵。你在家裡應該灰塵很多,你去弄一個板子在那裡,一個月就好,灰塵卡上去了,那個地方你去試一個輕輕的東西,把它吊在那裡,那個灰塵會動一下,然後又靜下來。你的心平靜的時候就跟那種狀況一樣,心湖很寧靜,那個塵境一來就「咚,咚……」又靜下去了。那個狀況你不要理他,但是你很清楚,它過了就算了,過了就算了,就是這個樣子,這個叫做置心一處。那個塵境來「嗯,嗯,嗯」,你被俘虜了,對不對?因為你一直注意他,就被俘虜了,其實這是很微細的部分。

以一般來講的話,那是妄想,你會被妄想牽著走,被煩惱牽著走。但是你修行到這個地方,它很寧靜,它已經靜下來了,所以那個六塵,不管哪一塵。我們舉的例子,只是個例子,可能聲塵,可能色塵,可能嗅塵,也可能法塵,知道嗎?法塵哪!它會產生那種現象,那你能夠不理它,一個很簡單的就不理它,不要理它,它來隨他來,它去隨他去,你還是如如不動在那裡,這個修行就到這個關鍵處。這個關鍵處我們沒經驗的話,你根本體會不到,你也不知道我們經文裡頭講那些是什麼?什麼叫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?你根本體會不到啊!什麼叫如如不動?你的如如不動是這個色身如如不動,你訓練得很好,坐在那裡,螞蟻在爬,癢,不動!不動!不動!置心一處!置心在螞蟻那裡。那個時候也是如如不動沒有錯,這就是我們剛才講處世的粗糙部分,但是這個地方佛法講的這個部分是很微細、很微細的部分。你一定要置心一處,寧靜到那個程度,寧靜到那個程度才有可能,假如你不靜到那種程度,不可能!所以我們剛才講靜心的初步功夫,你要先有。

那來到這裡當然就不是初步功夫了,這是很深很深的功夫了。這根、識之間的狀況如何,你在這裡就很清楚了,捨識那就可以了,我只要把無明拿掉就捨識了,但是講很簡單啊,它又跑出來,如何把無明拿掉?對不對?你現在就要來到這裡才有可能,假如沒有來到這裡,用講的都沒用,大腦會一直推理出來:你說把無明拿掉,那無明怎麼拿掉?……好,那你又來了,十二因緣法都來了,那沒有辦法。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,這個行法一定要到這裡,不要看這只是解而已,事實上它已經是非常高非常高了。

第三個階段「行」。到這個時候,照見就照見五蘊皆空。怎麼照見五蘊皆空?這個時候就是「行深般若般羅蜜多時」,這個就是《心經》的作用。這個時候行者是自受用法樂智,所以「度一切苦厄」就是指這個境界。也剛好有《心經》這麼一部,那也剛好有玄奘大師翻得那麼好,也剛好我們這裡講到「行」,所以「行深般若般羅蜜」就在這裡,在核心所以叫「心經」。

你不要看那麼四句話,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般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所以就每一個觀世音菩薩後面都寫《心經》。那跟觀世音菩薩有什麼關係?但是有關係啊!它跟你更有關係啊!所以你應該貼一張照片後面寫《心經》才對。因為你行到這裡,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,所以我們說,能觀能自在。觀自在——觀自己在菩薩行的時候,那你看,你要破句啊,自己破啊,觀照自己在菩薩行的時候,那個行就不是行深般若般羅蜜多了,是菩薩行。般若般羅蜜多這個「深般若般羅蜜多」的那個狀況,那個時候你就能照見五蘊皆空,那是指菩薩行當中,在「深般若般羅蜜多」時照見五蘊皆空。因為我們把觀自在連在一起就變成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般羅蜜多,都是這樣念的。

你從修行的立場來看,是觀自己在菩薩行的時候,到達深般若般羅蜜多時的時候,就照見五蘊皆空,那個時候的自受用就度一切苦厄。關鍵在這裡,這個是這個境界,這個時候是行者自受用法樂智的成熟狀態。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,看一切世間,諸法空相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就是那些境界。為什麼會是這樣?因為他都在第一念那裡,他在相那裡,所以空相,諸法空相啊!他站在相的立場就根、相的立場,那看一切塵境,空相啊,諸法空相啊,所以那個時候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這瞭解的很好講,你到這裡就好說了,你講給別人聽,看誰懂?

觀世音菩薩把這個講出來以後,千百年來、幾千幾百年來,多少人批注《心經》,講不清楚啊!因為他是站在這個立場看的,只要念起就是外塵境界來,他通通在第一念裡,在相那個地方看,諸法空相,所以一切塵境都是空相。那我們怎麼講,不是吧?麥克風就麥克風怎麼空相?念珠就念珠,怎麼空相?我坐這裡你坐那裡,怎麼空相?因為你已經到變異念那邊去了,你連那個第一念的相都沒有,你已經在變異念那邊了,所以你所發生的問題都是這種狀況。

所以我們在修行,你不要用你凡夫的那一種境界跟觀念來看這麼殊勝的典藉,因為你這個時候你弄不上來。那你最好是背,古人講得很好,你就背起來你不要解,因為你怎麼解怎麼錯,你怎麼解啊!解到最後就是愛爭辯:這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、不增不減,講到最後等於沒講,除了吵架造業以外,你還做什麼?所以你就背嘛!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不會跟人家講,你只會面對佛菩薩在那邊背經,這很好啊!和人的話你就要講,愛爭辯,所以不要跟人講,人很討厭。你去注意到這關鍵性,所以當修行越高級的時候,你就會發現他越有人情味;當你高級不起來的時候,那你就一直很糟糕。這是我們自己在做的整個過程,所以在這個時候已經進入《心經》的境界。

我們再看最後,最後這個地方是轉自受用法樂智成他受用法樂智,他的殊勝境界我們就不講了,通通在《華嚴經》裡面了。因為到這個地方他已經擴充出來了,他已經不是我們一般所講的,不是我們修行領域的東西了,他已經轉為他受用法樂智了。你在修行的時候通常注意的都是智正覺世間,也就是講根本智跟自受用的部分。從大乘的經典裡通常都講到自受用的部分,很少講到他受用,那他受用也不過是透過四攝法度眾生,那是不是怎麼度都還沒講,像我們這個地方,他受用法樂智你也只有依照《華嚴經》講才能講得清楚。其它我們就不講了,越深離我們越遠,那我們還是期望各位從前面過來,最基礎的做好。

最後的結論我是這樣寫了幾句:參禪的行法就教理而言,有三覺五位,就教相而言則有三階四第,行者互相參照可覓得一己之道次第,一定要你自己去找一個道次第,方可自入道,自己入道啊!在道乃人行,人不行,何道之有也。你要自己來,我們教的是要教你自己來,不是教你當跟屁蟲,師父到哪裡,你就跟到哪裡,什麼事都問師父,那不對,你自己要有很堅定的生命力,堅強的毅志力,自己用功,「故人人皆有道可登毘如域,共入華藏界」。

到最後那個盡在大經中的那個大經,就是「大方廣佛華嚴經」的簡稱;《妙法蓮華經》就是盡在妙經中,是「妙法蓮華經」的簡稱。我們講大經就是「大方廣佛華嚴經」的簡稱,當然有人用大經稱他自己的經,研究楞嚴的大經就是講《楞嚴經》,研究法華的說大經就是《法華經》,不過都不正統,只有《華嚴經》稱大經最正統。所以後面講「大可不必模擬前人之猷鑒」,就是前人怎麼走,你不必一定跟著他怎麼走。

所以我跟各位講,參禪人有一句話,他是根本傳承,你記得喔!我這裡忘記寫了。參禪者每一個都像他師父——像他師父那麼不像他師父,這是他的基本傳承。每一個禪行者都不像他師父,就這一點他最像師父。別的我們不談了,菩提達摩這個人,其實各位菩提達摩你大概不認識,因為我們講的菩提達摩是虛構的,是綜合梁武帝前後那個時代的菩提達摩,大概應該是四五個人。所以你假如把他那個時代的事跡串聯起來,菩提達摩在中國的壽命有兩百多歲。最近醫生才證明說蟑螂可以治病,讓人活到120歲,所以你放心,將來大概大家都要燉蟑螂來吃。一個人要活到幾百歲,修行不是不可以,但是來中國的這個菩提達摩大概不是傳說中的那個狀況。當然傳說中的人說,這個菩提達摩到九十幾歲才到中國來,活到了兩百多歲,那個是各種傳說湊在一起的,但是你會看到,即使傳說它都有這種特色。

慧可跟菩提達摩不一樣,菩提達摩的法門叫什麼?大乘壁觀,壁是牆壁的壁,觀照的觀。他的壁觀詮釋得最好的就是龔遵慈師姐,她真的是詮釋得很好,因為她自己就是這樣,她那置心一處,就把心拿來這裡「站」(放額頭),站在這裡罰站,像牆壁一樣罰站,她每次打坐都像面對牆壁。她不太瞭解菩提達摩,但是她這個行法是對的,她也是這樣成就的。

可是慧可呢,他叫安心法門,不叫大乘壁觀;那僧璨呢,是信心法門;那道信呢,又不是啊,你看一個都不像一個,他叫守心法門;弘忍呢,守一法門;慧能呢,智慧法門;都不一樣。下面的這個禪宗的傳承就是這樣,個個都不像他師父,所以人家問馬祖:我看你一點都不像你師父,他說:「你胡說,我最像我師父。」他說:「你哪一點像?」「像我師父不像他師父。」所以這個從馬祖開始這個就成為我們傳承的一個標誌,那我們也希望各位:你真走你的路,不要像師父,像師父只是做乖兒子,乖兒子就很像他爸爸,他爸爸叫他這樣就這樣,那家教家風很好啊!告訴你,不能成佛。你要學佛,佛怎麼樣,佛很叛逆,所以他半夜爬牆逃出去。所以你看佛陀,你們都把講成說他是乖兒子,他根本不是乖兒子,他調皮搗蛋,你看結婚以後拋棄太太跟兒子,你看看,為什麼?他很叛逆啊!所以他才敢做這種事,我們這些乖兒子沒有辦法,什麼事你都要弄到圓滿,弄到圓滿就棺材等你,那你要怎麼圓滿,這就圓滿哪。

他就是帶有叛逆的性格,叛逆的性格啊,生命力才能爆發得出來。我不是叫你叛逆喔,尤其對我不要叛逆。這是一個關鍵。修行啊,你自己要有這種認知,怎麼樣讓自己活起來,這個才是一個關鍵。好吧!這個地方我們就講到這個地方。

時間還有十分鐘,我們把那個第一天跟各位講的那個部分。因為我們談這個地方是談到「從聞思修入三摩地」,明天開始我們才講這個部分,今天我還是這個地方先跟你補充一下。

這「聞思修」其實從修法的行門上來講,我們跟各位講它的出處,是從印度那邊來的。因為《楞嚴經》本身翻譯的過程,是很有問題的。它是南方翻譯的,叫房融,是不是?我記得應該是。它是從這個印度那邊帶到中國的時候就很複雜,整個過程很複雜。複雜那不管,為什麼印度國王會禁止把這部書帶出國,那你就知道它在當時印度的行法裡,它是很重要的。他把它彙集在一起,所以才有二十五種圓通,其實它就是二十五種修法,那這個修法跟《維摩詰經》的也不一樣。那麼這裡面我們要跟各位談的是,他在這個地方把這些修法綜合印度當時的行法成這三個部分,就是「從聞思修入三摩地」。

這聞呢,應該來講,你現在從文字上根本看不出來,再加上我們歷史上這些大德的註解,他們的行法,你沒有辦法看到印度的文化在哪裡。它在這個地方就談到「聞慧」,我們把他翻譯成「聞慧」,事實上它就是哈達瑜珈;思慧,就是思辨瑜珈,思辨瑜珈就是現在我們請那個阿恰瑞呀(Acharya),阿恰瑞呀的意思就是阿闍黎,他們還是用這個字叫阿闍黎,阿恰瑞呀他們教的是八部瑜珈——阿斯坦瑜珈,它這個部分是思辨瑜珈,分八部來教,事實上他裡面教的跟我們佛法完全一樣。第三個是修慧,是奉愛瑜珈。

我要跟各位解釋的是「聞慧」這個東西,「哈達」一般來翻譯,翻譯成中文是叫能量,就是你修哈達瑜珈可以增加你的能量,那我們在當時在翻譯的這些的譯經家他很利害,就是這個東西,他叫聞慧,「聞」用現在的話叫做什麼?知識經濟嘛,知識是一種力量,對不對?他有這種感覺,這哈達的意思他直接就翻成「聞」,叫做「聞慧」,他能夠增加你的力量,增加你的生命能量,這種修法,所以叫「聞慧」。

思辨瑜珈就是思考,思辨瑜珈的修行就比較複雜,你要去辨別,把整個理路弄清楚,他不是直接就鍛煉的。

奉愛瑜珈叫修慧。我跟各位講,這古人的智慧是真不可思議,你不到他的那個境界裡頭你感受不到。奉愛瑜珈是一種修行,所有的經典,所有的大乘經典裡,幾乎都談不到這個地方。奉愛本身就是修行,而奉愛基本上就是一種供養,就是供養,所以你會發現密教供養法很多。那各位你在密法上你敢不敢供養,一供養差不多傾家蕩產,然後呢?你又不敢供養,不敢供養又不能成就,那要供養就要傾家蕩產。那我們台灣也很多人確實把房子賣了去供養,到最後也沒成就,因為你沒修法光供養沒有用。那要修法、要供養你找不到地方,所以你在這個地方,修行上我們發生很大的障礙。

奉愛瑜珈在這一個表達真誠的那種恭敬和尊重的時候,他當下就是在修行。所以他講這個修慧本身就是講這個東西,我們現在把它當聞思修,用中國的意思來看,先聞再思再修,已經解釋成這個樣子,變成一條鞭下來了。不是!他是三塊根本不一樣的,所以他才說從這個聞中「初於聞中」,先從聞這邊來講這個修法,所以這個修法我們通常來講,在這裡修圓通,二十五圓通,二十五圓通都是圓教初住位的成就。你從這個地方看,但是奉愛瑜珈的修法,他就不是圓教初住位的成就了,所以《楞嚴經》沒有講到這個部分,但是經典裡頭是一再的提醒修行人要注意的根源。

印度的修法雖然講聞慧修法、思慧修法,不管講哈達瑜珈、思辨瑜珈,他們的修行都以奉愛瑜珈做基礎,都以奉愛瑜珈做基礎。奉愛瑜珈第一個就是善知識,我跟各位講是這樣講,這個叫謙虛一點,叫做緣念道場、緣念法門、緣念善知識。在奉愛瑜珈的立場,只有善知識。《華經嚴》也一再強調依止善知識,對不對?為什麼我不能夠一再跟你要求依止善知識,因為你會造成偶像崇拜,這是你末法時代眾生的可憐啊,因為你依止善知識,你就把他偶像化、神格化。那不對,他應該也是跟你一樣,但是你的心要絕對的表現那一種恭敬跟尊重。那你那恭敬和尊重假如不存在的話,你修什麼奉愛瑜珈根本沒用,當你一再的要把你的善知識供在那邊的時候,你基本上你修法是會偏差的,他就在生活中跟你在一起,你能不能真的把他當善知識,這個難啊!在我們凡夫界裡難啊!你沒辦法去處理這個事。

所以我們跟各位講,你最好保持一段距離,你才好維持那種恭敬心。那恭敬從哪裡來?我跟各位講兩個地方你一定要做。第一個,你要稱呼師父的時候,一定要很肯定,而且在言語上要表達得出來,你總不能叫「喂」啊。你在稱呼的時候,你有沒有?「法師、師父」這個怎麼區分?印度人是很喜歡這樣稱呼「尊貴的上師」,那你要這樣稱好像太肉麻了,一見面說「尊貴的師父」,雞皮疙瘩掉滿地啊,那倒不必,但是你在稱呼師父的時候,那兩個字的音是不是剛好體貼、恭敬。「喂」沒有出來,師父!要打架是嗎?那個柔軟語要有,要去表達,這是第一個。

第二個,你一定要頂禮,因為你走得太近以後沒距離,你因為沒距離所以不能頂禮嘛!你一定要頂禮。那個頂禮要怎麼頂禮?你自已去拿捏了,這個是一定要的,你一定要做到的。真的,奉愛瑜珈你從這個地方開始,然後我再告訴你其它的。我們都有供養、有施食,對不對?那你要記得,吃飯前師父那一碗要先端好,你不要說他不在,他沒有看到,敷衍過去。你有沒有這種供養?我要供養啊!雖然他不吃,但是我的心要供養,你要先把他弄好,吃完以後最後再替他吃掉。因為不是施食,你是供養,所以通常你要有一個供碗,那個供碗是小一點,你自己心要有,那你要有一個信物,師父的信物,是不是現在人通通用相片,那就沒辦法了。相片當然也可以,不過用相片我不太贊同的是,現代人都喜歡偶像崇拜,結果都變成偶像,又爬到桌上去坐了。那倒無所謂,但是你自己本身的心一定要有虔誠、恭敬,一定要有,但是不可以神格化、不可偶像化。你自己在依止善知識的時候,自己要很肯定,很肯定自己這個做法,假如沒有的話,那你沒辦法進行。

這個是我們跟各位講這個三個部分,我們在講經的時候就不再提這些東西了,那你要留意到它有這些狀況。那麼透過這個三個部分入三摩地,三摩地是什麼東西?這個你要先弄清楚,當然有定義,那個定義是你內心所要的嗎?這個就是你要考慮啦,這些都是重要的這個詞彙,那很好給各位帶來疑情。好,我們就講到這裡。

http://www.folou.com/redirect.php?tid=644298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收集一些佛法與人生的文章,這裡的文章皆是轉帖。不回答問題或釋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