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

【轉】重新認識落實《太上感應篇》——印光大師:以菩提心遵守,超凡入聖,圓成佛道/朽木逢春

【轉】重新認識落實《太上感應篇》——印光大師:以菩提心遵守,超凡入聖,圓成佛道/朽木逢春

曾經有弟子問過老法師,念佛時心裡很亂,妄想很多,如何對治,這個問題帶有很大的普遍性,我並沒有很系統的看過老法師的開示,在我的印象中。老法師在不同的場合給出了幾種方法。

1 專心讀經,一年左右心中自然平靜
2 專心磕頭,一天三千拜,半年左右心中可得安寧
3 精進念佛
4 落實《弟子規》、《太上感應篇》


當時看到第四種方法時,心裡有些不以為然,不理解為什麼把儒家,道家的書籍提升到如此的高度。近幾年,一直有同修跟我提起此類書籍,因為知道是勸人向善的,所以嘴上雖然不敢胡說八道,但心裡還是提不起興趣,總是感覺,佛法博大精深,包羅萬象,哪裡還有時間去讀外道的書籍啊,呵呵!

直到有一天,在一個特殊的場合,無聊隨手拿起身邊的一本書,就是《太上感應篇》,很大很厚的那種,裡邊對每句話都有詳盡的解釋,並配有大量的案例說明。

我很仔細的看了有二三十頁,在之後的幾天裡,那些內容一直在我腦海當中浮現,揮之不去,內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震動,突然發現:一直以佛子自居的我,對「善」的理解居然如此匱乏、如此淺薄、如此蒼白!

於是,我怕毫不猶豫的請了這本書,仔細研讀起來。

在研讀的那段日子裡,心中無比的懊惱,書中很多的惡行,有的我一直在做,有的我類似的在做,有的我行為上雖然不做,在念頭裡還是在做。

這本書就像是一面鏡子,而鏡中的我卻是那麼的醜陋,從來沒發現,自己居然那麼的骯髒,那麼的無恥,那一刻,我幾近崩潰!

書中的案例,更是讓我不寒而慄,很多得惡報的主人公,其惡習還不如我嚴重啊!懺悔之餘,更是為自己慶幸,慶幸自己,做了那麼多惡事,還能有改過自新的機會,還能衣食無憂地修行佛法。

我通過仔細的閱讀《太上感應篇》,發現以往對這本書的偏見真是太大了!

書裡講述的核心,就是斷惡、修善,並列舉了種種的惡行和善行,幾乎囊括了我們平時的言談舉止乃至起心動念。

再小的惡,哪怕是一個念頭,都不要去想,勿以惡小而為之,再小的善,哪怕是一個念頭,都要盡量的去做,勿以善小而不為。

這本書,用古人的評價是「消災集福之道」,如果能夠每日反思,改過自新,積極行善,可滅萬罪,天神敬佩,得吉祥如意。

印光大師對此書的評價是,若以菩提心去遵守,可超凡入聖,圓成佛道。

書中最難得的,就是把我們的行為舉止,起心動念分得非常詳細,一條一條的讀,一條一條的對照,這是以前不曾有過的,正是這種及其細微的剖析,才發現自己的缺失、不足,認真的加以改過。

以前自以為只要五戒持好就可以了,對一些行善的書籍根本不去研究,感覺是浪費時間,現在想想,真是大錯特錯了。

拿五戒來說,如果細分的話,每一條都能分出好多條出來,如果一條一條的跟自身去對照,那真的是無地自容了。

直到現在,才明白淨土門中那句「喊破喉嚨亦枉然」的忠告了。對自身的要求過於鬆懈,沒有良好、堅固的地基,即使再勤勞、再優秀的建築工人,即使幹上千百年,也不可能蓋出高樓大廈的。

以前總覺得,只要每天好好修行,日積月累,業障逐漸消除,終究會有成功的那天,反而對自身的行為舉止、起心動念要求的很是寬泛,這是不對的。

正如《地藏經》中說的那樣,我們每日起心動念,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,每日修行的那點力量與之相比是何等的單薄啊!所以,必須要從基礎做起,從嚴要求自己。

但「嚴」不是嘴上說的,那是有一套嚴格的行為規範的,好在古代的聖賢已經為我們歸納總結好了,只要照做就是。說到這裡,更是感慨,生在中國,長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,是多不易的事啊。

如果每日能夠時時用善的標準要求自己,時間久了,自然一派祥和,一派莊嚴,在此基礎上修行佛法,哪有不成功的道理,就像老法師說的那樣,真修實幹,十年可以成就。

現在,每到閒暇時,我都會讀一遍《感應篇》,然後合上書,仔細的體悟,感受自身的差距與不足。
每到這時,心中都會湧起一派祥和、一派浩然的正氣,感到無比的安寧。

希望各位有緣同修,能夠抽出點時間,多讀讀這類書籍,按照書中的行為規範自己,慢慢的,自然會吉祥如意,修行路上,更會減少很多的障礙。

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。

用《太上感應篇》最後一段話,作為我這篇文章的結束語:

心起於善,善雖未為,而吉神已隨之。
心起於惡,惡雖未為,而惡神已隨之。


其有曾行惡事,後自改悔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久久必獲吉慶,所謂「轉禍為福」也。

故,
吉人,語善、視善、行善,一日有三善,三年天必降之福。
凶人,語惡、視惡、行惡,一日有三惡,三年天必降之禍。


胡不勉而行之!

http://www.folou.com/thread-657066-1-1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收集一些佛法與人生的文章,這裡的文章皆是轉帖。不回答問題或釋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