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

【轉】念佛禪初修行為守則1.0/重行成就

【轉】念佛禪初修行為守則1.0/重行成就

融冰計劃

一、總則

1、目的:一是為了不斷減少放逸時間。二是我們一生時間太短,為了專修念佛禪,需要建立相應的正見,捨得放下其它法門,只須使用念佛禪的方法轉煩惱為菩提。
2、認識基礎。世上一切皆因錯覺而有幻覺而有因六道心有因外道心有,色受想行識(存在的一切)皆是真空絕對空,空非空名空,思維之空住於空,所證之空離空有兩邊。只有:法身阿彌陀佛。法身非法身名法身。(思維修的終極認識)
3、根本無明唯一障礙(錯就在此一點,其餘無錯)。不知當下所現一切境皆是虛妄



二、原則

1、個性化原則。真理無二,機有不同,修行的個性化就是契機就是契理。他人的路永遠是他人的路,他人的證永遠是他人的證。解悟根本把握根本,依法依機不依人,制訂屬於自己的行為守則。
2、80%20%原則。千招熟不如一招精,對治煩惱的法不能超過七個,並在修行中不斷減少,直至一個。一招勝於萬招。現在所選擇的法有七個:戰神、阿彌陀佛、空性、看、因果、五戒、十願。七招打天下。選擇的對境也不能超過七個:名、男女、飲食
3、實修原則。當下的一個念頭就是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加持出來的,一即一切,轉當下的一念就包含了一切。在當下一念中修,為實修為實戰。其它的都是準備工作。
4、不求原則。不求無苦;不求無痛;不求快樂;不求有名;不求有利;
5、當下原則。全部注意力放在當下。
6、不離原則。行為守則時時放在身邊。

三、方法

1、修行的唯一方法:戰神。不斷的關閉當下緣起的世界,徹底的關閉當下的世界,即不斷的證空,直至一切眾生入無餘涅磐。什麼是一切眾生,就是當下一念。沒有自己入無餘涅磐,自己無佛可成無涅磐可入。
2、徹底關閉當下世界的根本方法是有三:一是敢於放下其它法門,只用「看」照見當下一念,如陽光融冰。二是用「空性」化當下一念,知空即本無世界,無須關閉世界。三是用「阿彌陀佛」轉當下一念。四是強制關閉。關鍵在於對當下一念的態度,關鍵在於轉念
3、徹底關閉。在相中離相無住;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;無四相行一切善法;一切皆是阿彌陀佛就是即相離相
4、強制關閉。不在相中即離相。

四、認識

1、真證無證;真知無知;真作無作;真樂無樂;真求無求;真度無度;真愛無愛;真空無空;真善無善。但用六道心看,有證有知有作有樂有求有度有愛有空。本來無證;本來無知;本來無作;本來無樂;本來無求;本來無度;本來無愛;本來無空;畢竟空,無所有,不可得。
2、幻境無意義,可值萬千意。
3、任何境皆是佛之境,佛境無定,以何得度現何身何境。真境非境。地獄如四禪天。
4、融冰。當下的一切境皆是結果。

五、無四相行一切善法

1、無四相行一切善法是出離輪迴的方法。但無四相和行一切善法很難理解與實行。理解實義後,用簡化的方法來描述,可便於操作。
2、無四相的標準。第一種做法:色受想行識皆是阿彌陀佛變化,當下即是極樂世界。第二種做法:知道當下的色受想行識,全部精神放在「知道」上,打坐時稱為「定」。這二種做法的當下即是無四相當下即是證法身。法身是什麼?無知。
3、行一切善法。就是演佛法,不為誰演,也不知道為什麼演,就是演佛法,就是演五戒十大願。根本的還是演無四相,只是無四相外人是看不見的,所以演十願演修行。

六、修無四相的戒律(一切相皆是虛妄)

1、禁止問因果。問因果就是問為什麼?而實際上沒有為什麼。為什麼就是著相就是輪迴就是六道。一切當下如是。
2、接受一切。當下出現最殘酷的結局,最難忍的境界,不要逃避,只是學會接受與忍受。接受這個世界,不要去改變這個世界。
3、禁止評價。評價就是妄想,評價就是懦夫,因為看到知道的一切皆已發生,任何的評價都是無力的沒用的,改變不了歷史的。
4、沒有變化,變化是一種錯覺。如你現在經歷和曾經經歷的,你必將再一次並無數次地經歷它;其中沒有任何新東西,卻是每種痛苦和每種快樂,每種思想和每種歎息,以及你生涯中一切不可言說的渺少和偉大,都必對你重現,而且一切皆在這同一的排列和次序中。如這電腦和林間月光,如這感受和這一刻的思想,如這當下的一切。生存的永恆沙漏將不斷重新流轉,而你這微塵的微塵與它相隨。
5、沒有選擇,選擇是一種錯覺。一切早已注定,將來是更遠的過去,根本沒有選擇。
6、沒有力,力是一種錯覺。境界變化是因為境界就是無常,它自己就是變化本身,沒有一種力量在推動著變化。世上沒有力這種東西,一切皆是因緣。
7、沒有道德,沒有善惡,沒有比較

七、行一切善法的戒律

1、只能解決問題。其它的一切身口意皆是破戒。
2、要解決的根本問題。是將在其它幻境中拉回到「知道」的幻境或者「當下極樂世界」的幻境中。
3、只能演修行。戲目的多少遵守8020原則,戲目就是修行對境。主題有,一是五戒,二是十願,三是聽經,四是功課。

八、修行對境之極樂世界(主修)

1、一切幻境。當下即是極樂世界。一切皆是阿彌陀佛所化修行對境,目的就是要認識:任何幻境都是一樣的。此是幻境此是錯覺,此是真實空絕對空。
2、證據一:佛祖親言。
3、證據二:僧伽吒經。
4、證據三:心經金剛經。
5、證據四:佛說阿彌陀經。
6、證據五:念佛三味。
7、證據六:量子力學。
8、證據七:總則之認識基礎。
9、下面的一切所修。轉化一切非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念。即放下即轉念即修行即度生即圓滿即一切。

九、修行對境之男女相幻境

1、男女相幻境。
A,有年輕女人出現的時候,或憶起女人相的時候。轉男女相成「阿彌陀佛」。
B,如果有時間,拚命念四種決定清淨明誨。

十、修行對境之見解不同幻境

1、見解不同幻境。
當自己認為的和別人認為的不同。演「隨順眾生」,即沒有自己的見。

十一、修行對境之冤枉幻境

1、冤枉幻境。
當自己被別人冤枉時。演「懺悔妄語業障」。

十二、修行對境之二個人對話幻境

1、 與朋友對話。禮敬諸佛。恆順眾生。敘述王(不妄語)。
2、 匯報工作。禮敬諸佛。敘述王。(不妄語)。恆順眾生。
3、 與納稅人對話。禮敬諸佛。敘述王(不妄語)。恆順眾生。解決問題,實力說話。

十三、修行對境之評價幻境

1、不好的評價就是「關閉世界」,關閉了兩個世界,有巨大的真正利益,是阿彌陀佛所行。但成本可能是沉淪,所以最要「泣血感恩」不好的評價,並念阿彌陀佛迥向給它,發願度他入無餘涅磐。並演「不評價,只敘述」。(泣血感恩;念阿彌陀佛迥向;發願度他入無餘涅磐。三步走)
2、自己在不斷評價時。說「只敘述,不評價」
(**一個評價他即是對的,也是錯的,即不是對的也不是錯的,即是對的也是錯的,因為任何評價都是真空的。
**一個人輕視別人,抵毀別人,壓著別人,是為了抬高自己。一個人抬高自己是因為不自信。所以要明白他人的需求和可憐。這是表演。它需要證據來證明它自己。
**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,事盡其能。
**遇到評價時,要「稱讚如來」。因為它是如來沉淪,評價是最根本的夢幻泡影。)

十四、修行對境之說假話幻境

1、說假話後,要厲行懺悔。

十五、修行對境之想與不想幻境

1、想做什麼;或者不想做什麼;非常想做什麼;非常不願意做什麼。
對治法:不隨順自己的感受。隨順正念。
「受是假的」「就不隨著你」「阿彌陀佛」

十六、修行對境之沉迷幻境。

1、看電視幻境。
此幻境緣於「變化「、「快樂「和「知識」,關閉此幻境的法是:戰神,直接關閉。不管內心怎樣想,只是不斷重複「起立;關閉;離開」。

2、酒吧/KTV/
在門口時,不管有什麼理由,不斷重複「起立;關閉;離開」。

十五、修行對境之度生幻境。

1、真度無度。想著度眾生,即不能度眾生;
2、壓服是六道心。不能真度眾生。
3、路只有一條:一是解決問題。二是解決問題中用犧牲去感化。三是解決問題中用成就的實力證明佛法。

十二、修行對境之問題幻境。

十三、修行對境之假話幻境。

http://www.bushinet.com/bbs/viewthread.php?tid=32069&extra=page%3D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收集一些佛法與人生的文章,這裡的文章皆是轉帖。不回答問題或釋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