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

【轉】海雲繼夢法師准提法開示(二) 卷02 實修正行的重點

【轉】海雲繼夢法師准提法開示(二) 卷02 實修正行的重點

88.08.15〈農曆〉大華嚴寺嘉義道場
海雲繼夢法師開示

剛才大概把前半段的部分跟各位談了,這個前半段要講,我們通稱為摸索階段。摸索其實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要是一般人來講花十年的時間是正常的,要是你認為佛法是簡單的東西,我來,兩下子就好了,那保證你三大阿僧祇劫學不成,這種人叫傲慢。

佛法你要瞭解它講的是什麼,我告訴你喔,用你的方法絕對不會完成,絕對不會完成。咱們的頭殼,我們的大腦裡面所裝的東西都是抽像的,都是符號,大腦裡面不能裝真實的東西,你知道嗎?大腦裡面喔,頭殼裡面本來都塞得滿滿的,你一個沙子都不能放進去,你怎麼放真實的東西嘛,你想想看嘛。


所以它只能放一些符號的假象,什麼你知道嗎?你現在是在想,我在比什麼?比我的鼻呢?還是比他的頭?還是比他的人呢?對不對?是不是這樣?你的頭腦馬上就找了,他是講他的鼻子漂亮呢?還是臉蛋漂亮呢?還是那個人了不起呢?因為你馬上找一個目標,大腦就是一直在找目標,那個目標是什麼?是個符號,只是個符號而已。

所以你碰到一個人的時候,你會發現,你會不會好好的去跟他端詳一下啊!這個人的漂亮啊!大概不會這樣,不會,你碰到一個人你一定會說:「這個人是誰?」對不對?你不是要他是誰,你要「他叫什麼名字?」不管他長得很醜,還是長得很漂亮,你都一定要先找出他的名字,對不對?那麼有了名字你就滿足了,就滿足了。

但是,佛法告訴你不是這樣子,佛法是你看到這樣一個東西,那你這個東西啊,你就要收入你的生命裡面,要把它收入到你的生命裡面,這是很麻煩的事,我記一個符號啊,很快記起來,我要把它那個狀況,讓它流到我生命中,那多難啦!

我們現在所用的大腦,都是記那些符號,所以大家在一起「你在修什麼?我們那裡多少人,好溫馨啊,大家都好好喔,好莊嚴,好精進,家庭好幸福,好美好喔」好喔!好!什麼好?你就記那些東西,記那些東西。

我告訴你,這些東西你死了它就不見了,死了就不見了,對不對?你看看,你前輩子你也跟現在一樣,認識很多朋友親戚,結果今天哪一個你記得的,你都忘了。但是佛法不是給你這個符號,不是這個人叫什麼名字,他大學畢業,他是我的叔叔、嬸嬸,三叔公、五嬸婆,不是記那些,記那些幹嘛,死了以後再來就不是這個樣子,都不是,要那個狀況。

這個人對不對?這個人是什麼樣子,這東西是什麼樣子,你不會欣賞,你會欣賞的話,它就不跑到第六、七、八識去了,它跑你薩婆若海裡面來了,佛法在訓練這個那進入你薩婆苦海以後他變成你的生命因素,所以當你的薩婆若海裡面裝的是貪、瞋、癡的時候,你下輩子就像鱷魚一樣,哦,要是那裡面裝的是戒、定、慧的話,你下輩子就會跟那個楊麗花一樣漂亮,會很有名,會大家很欣賞,演戲人家都會看,他不管你眼睛這樣子轉,還是這樣子轉,都很好看,對不對?

因為他裝有戒、定、慧嘛,他表現出來就很好嘛,你要這裝了貪、瞋、癡,那就不一樣,那是指薩婆若海這邊,我們要熄滅貪瞋癡,就熄滅薩婆若海裡面,有沒有這些東西,增長戒定慧是增長在薩婆若海這邊的戒定慧,那會跟你的生命因素相結合。

你假如只是在第六、七、八識那邊,那你裝的戒、定、慧是福報,裝了貪、瞋、癡是業力,只是這樣子,所以大部分現在的人修行都是在這邊修,六、七、八識這邊修,所以他修的很多好的,就有福報,修的很多不好的,就有業報。

那我們跟各位講的是修在薩婆若海的這邊,在生命因素這邊,哦,我們一直從這邊來,來給各位認識佛法是什麼?所以你一定要先去摸索,一段時間的摸索,我們跟各位講從稱讚、從禮敬、從這個懺悔上面,是先讓你去摸索,那個薩婆若海那個生命因素的存在,那我們才有辦法說我要怎麼修。

假如這一點你不感覺到,你沒有辦法修,那你會說,我生命中有很多挫折困難,需要一些先解決的。我告訴你,你從修法中你自然會解決,你可以跟佛菩薩講「那弟子想要好好精進,不過三餐不濟,能不能夠讓我少去兼差,那大家有飯吃!」一定會滿你的願,一定會滿你的願。

你假如說哦,「菩薩我現在房子有三棟,我還欠七棟,湊十棟」菩薩就聽不到,他不聽那些。你這個人有夠貪心,三棟房子還嫌不夠,你要幾棟?給你十棟你還要嫌不夠,還要一佰棟,他不會管你,所以你在發願,你儘管你不懂得『我這樣發願對不對?』那我告訴你,很簡單,你可以跟佛菩薩講:「我發這樣的願,假如你認為可以的話,那麼請你答應我,讓我滿願,假如你認為不行的話,那也不要緊」對不對?

我想你說,我這一日三餐難以為繼,菩薩一定幫你的忙,你說,三棟房子不夠,要加到十棟,你說這樣也合理嘛,菩薩可能就不理你了,這我們在發願的時候,就可許則許,你若能允許就准一下,若不能允許我就收回來,知道嗎?

這個問題他會幫你解決的,你不用耽心,你不用耽心喔,所以生活中真正有困難的這個部份,連我家這個小孩子不太聽我的話,那請佛菩薩調整,調整不是一定把他打扁,叫他聽話,因為有很多是你的觀念不對,不是小孩子不對,那時候你自己就會調了,菩薩會幫你調這個,不一定調那邊,有時候調你這邊啦,這樣不是很圓滿嗎?

你不能要求菩薩「你就晚上給他打一打,讓他明早起來給我跪,懺悔」,那不能這樣講,有的時候是我們的錯,我們要改,那我們要改怎麼改?他要改怎麼改?菩薩會去處理,這個是真正的要領,所以我們修行的人啦,到底是山轉還是路轉,還是人轉,還是心轉,那你不要在那團團轉。

你好好修法喔,那麼跟菩薩講,你自己慢慢就會改了,你自己該放下的該放下,會圓滿的,就會圓滿,到時候會很莊嚴,就是這個樣子,不是因為你的執著而去進行的,這是最重要的一點,這是最重要的一點。

那麼這個摸索階段,你這樣進行一段時間,你會去進行一段時日,大概你的善根再夠,也要五年的左右時間,一般人很用心的話,也要十年的時間,你不要以為我很快就會啦,有這種慢心的人是很難的,你記得這個原則,那麼假設這些都在進行了,當然還沒完成嘛,都在進行。

那麼我們現在開始修法,開始要修法了,你要注意,前面要講我們還有很多可以講,現在我們暫時不講,你現在開始修法,二個部份要同時進行:

第一個啊叫觀空,你現在持咒,這個是空性,剛剛講般若性空的智慧,所以你這文殊菩薩的觀空要有。

第二個,這個法是一定會成就的,這個是普賢菩薩的法門。

這二者你要有,二個要結合在一起,你不要修一修,反正一切空嘛,有修等於沒修,對不對?所以修就是不修,不修就是修,所以叫做「修唎修唎修修唎」,不是這樣子,你還是一定要修,但是這個修法剛開始一定要扣的很緊,要叩的很緊。但你知道,我今天不扣緊的話,我將來不能超越,所謂超越就是我要把這個法放下,所以你現在不抓緊,你怎麼放下嘛,手中沒東西怎麼放下,對不對?我要佈施,我要有東西才能佈施,我沒錢怎麼佈施,沒東西怎麼佈施呢?所以你這個法一定要很認真的去修。

但是最終目的我們還是要放下,沒有錯,但你現在一定要積極的去修,那麼在修的時候啊,跟這個性空也是並在一起同時進行的,我現在跟各位講你注意看,行法它是這樣,譬如說我們在整個過程當中喔,說准提咒,長咒,短咒都一樣,我現在以短咒的標準來講,各位用功以後大多都持短咒的多,持長咒當然也可以很完整的持。

我是比較主張持心咒,就是短咒的部份,『唵折隸 主隸 准提娑婆訶』你要怎麼念都可以喔,譬如說『唵 折隸 主隸 准提娑訶』九個字,你念娑婆訶,就要變十個字,或者『唵 折隸 主隸 准提吽』八個字也可以,都無所謂,八個字,九個字,十個字,都不要緊,你要不要加怛侄他都無所謂,這個都無所謂啦。

現在要講的是這個八、九個字當中,你在用功的過程,一個鐘頭念一千遍,你一個鐘頭就一定會有一千個妄想,你念三千遍也會有三千個妄想,念五千遍也會有妄想,跟你講五千個妄想,你都不知道,但是喔,你從五千遍開始到一萬遍之間,你的妄想會變很少,會變很少,你自己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到。

你要知道,從一千到三千,三千到五千,你會有很大的變化,我跟你講,每天要選一個鐘頭去試驗,我告訴你,做功課只要做這一個鐘頭喔,這個一鐘頭前行有半個鐘頭,加起來一個半鐘頭,你假如說,我剛開始時間沒有那麼多,不要緊,那你就試半個鐘頭,總共一個鐘頭,那這半個鐘頭我怎麼試,量多少我不跟各位談。

我以一個鐘頭,我的標準持咒一個鐘頭的標準量來講,你大概念個短咒三千算你會很正常啦,會很正常的念,正常的這樣換氣、吞口水都沒有問題,但妄想很多,到了五千你會發現喔,這個不能太大聲,喉嚨受不了,你就開始在調整了,然後呢,到一萬的時候你的聲音就變成嘴唇在動,就變成金剛持,金剛念誦。

那麼到一萬以上,大概嘴唇的頻率很快啦,那個時候那個嘴唇就不動了,你會從喉嚨發出一種聲音,一萬伍以上你也不從喉嚨發聲了,那個聲音你從哪裡來?你自己去感受,你身體你會覺得說心裡發出的聲音,一萬伍到二萬啦,你會發現那個聲音是從腦筋裡面發聲出來的。

你要注意,這個是聲音,從哪邊來就不一樣,本來是嘴巴(頰)來的後來變嘴唇來,後來變喉嚨來,後來變心來,後來變大腦發出來,你要超過二萬的話,你會全身都可以發那個聲音,就只是聲音的出現而已喔。

所以我跟各位講,那個我們一個祖師爺,叫瑪爾巴,他死的時候全身發出聲音,死了,已經死了,在那邊已經死了,死蹺蹺的死了,死在那兒,他全身會發出那個聲音,在他的咒。你要是真的有辦法,在一個鐘頭之內念到二萬以上的話,二萬就好啦,不要說二萬以上,准提心咒二萬,大概就是你大腦的極限,大腦的極限,在這大腦極限之內,世間人已經叫不可思議了,但是我們告訴你還是世間的。

從這個地方才是正式的修行,這是一種超越的修行,但是這個裡面喔不止發聲的變化而已,你呼吸也變化了,要不然你一定得心臟病,你用原來的呼吸法,絕對不行,但是你這個時候會調的話,會調的話,告訴你心臟病,肺病全部好了,隨著你量的增加,這些身體的症狀全部都好了。

那麼是這個樣子,吞口水也會發生變化。你吞口水會調的很好,會調的很好,調的很好的時候,我告訴你,這個腹部的部分你會調好,就腸胃脾肝這些,你會調的很好,就會很健康,沒有病。你假如說三個方面都調的很好,聲音、這個呼吸、這個口水的部份都調的很好,那我告訴你,你什麼氣功都不要學了,你的身體一等的,絕對健康的,你都不要學。

學佛之所以殊勝,它的重點在這裡,它的奧妙在這裡,不是我們跟各位講的,哎呀!學佛以後不要去學什麼?不是!因為你真的進行精進修行的時候,他這些功用都會發揮出來。

你不是啊!你再怎麼念就是一小時念一千遍,在那兒身體要好到那邊去,除了妄想跟你混在一起,其它沒有啦。

因為在這整個過程當中,你全部都要調,不止這樣子,心境也一樣,你想想看!你念到一萬遍的時候,你會手忙腳亂,一萬伍以上大概你就沒辦法算數字了,對不對?念到二萬,你怎麼算,你根本沒辦法算嘛,你光是用這樣一直撥,二萬一個小時,你那大姆指就掉下來了,你相信不相信,這不可能這樣計數的嘛,所以到那個時候,自然都會變,全身整體的、全方位的都會發生變化,都會發生變化。

它絕對不是單一的,修行,總體性就是這個樣子,你現在不知道,你一直以為哎!念珠拿來,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那是在念什麼?不是這些,你一定要把它鎖住,一再的深入,一再的深入,這個時候你會發現,空性它在這裡起作用。

你在這裡有任何的執著,你都會發現哦,我算的要死,算到六千都算到眼睛都起霧,師父是怎麼講?我念到一萬是要怎麼念?你這一定出來了,那表示你執著,不空,因為你開始要轉變嘛,我聲音要變啊,聲音要變啦,由這裡的聲音變成這裡的聲音,由這裡的聲音變成這裡的聲音,由口腔的聲音變成嘴唇的聲音,變成喉嚨的聲音,變成肚子裡面的聲音出來,對不對?我們叫心裡的聲音出來,然後變成腦波的聲音出來,那你想想看!那變化怎麼變的?

現在你聽我講的,很簡單啦,你下去做了你就知道,那是不是不可思議,對不對?呼吸,你一萬遍你怎麼念,二萬遍你怎麼念,它的次數就隨著你的呼吸出現。它的韻律就是這樣來的,你這樣吐一口氣回來,大概就一佰零捌遍,大概就一佰零捌遍。

而且你會發現我吐一口氣,差不多半分鐘耶,不是像這樣喘一口,三秒就過去了,它可以拖到三十秒,那個時候你會發現,大概會由一佰零捌遍增加到壹仟零捌遍,它怎麼來的?它會把你念的聲音啦跟呼吸結合在一起。

所以我們講龜息法,有沒有?胎息法,有沒有?就從這邊來,這不是深呼吸,跟深呼吸那種不一樣,他這個開始轉變,而且到那時候,你的唾液,我們叫津啦,天津的津,很自然的都會流進去,它會一直產生一直流進去,而那個東西是最營養的。

你現在的口水不乾淨,不要說營養,到那個時候的口水,它很清涼,很清涼,唉,那時候你會說,他吐一口給我,可以治百病,它確實能發揮那種作用,因為你自己本身都調理好了,都調理好了,那麼還有很多心理上的障礙,我們講空與不空,就是你心理上的障礙,心理上有障礙的人絕對不空。

我們現在在跟人家講,哎呀!你就是放不下啦,什麼?那個都是有夠粗的,粗魯的粗喔,那個都是太粗了,我們在修行進入的都是很微細的,那境界來,我要怎麼轉?呼吸怎麼轉?聲音怎麼轉?對不對?唾液怎麼吞?這個都要轉化,那你不能停留在某一個階段,有沒有?

好,假設你現在訓練完成以後,這個訓練完成以後,你會有一種現象產生,什麼現象?隨時我都可以提起那個正念,就持咒啊,對不對?我現在一靜下來,有事沒事我就把它提起來,它就會隨著我的呼吸,咒語就出來了,就出來了。你要工作也一樣,隨著你的工作,那個咒語就出來了。

到了那個時候啦,咒語跟你的呼吸相結合的時候,咒語可以跟你的任何行為相結合,那個時候,這個行為,咒語透過你的這個行為出去,神通就現前了,知道嗎?到那個時候啦,你已經超越過大腦了,不是一個鐘頭念五萬遍、十萬遍,你可能在一念之間,剎那間,你就念五萬遍、十萬遍了,就在這地方,這叫不可思議,這個是實修的實際狀況,那個內容。

那麼你心理上有哪些障礙要突破的喔,平常我們講經你就要注意聽,你一定要聽,這些你一定要把它弄清楚。要不然你這樣實修下去,你馬上會碰到壁,踢到鐵板,因為你轉不過來嘛,所以很多人家這樣講:「師父,我回去,拼一晚,拼到差點生病」

當然生病,你其它的都沒有掃清嘛,它不是要你一個晚上,就去拼那麼多的,不是。你假設現在你念一千遍,你開始要一直算,算到平均啊,三個月下來,每天的一個鐘頭大概都三千多,三千多,那只能算三千遍,然後你這個時候,還要再加緊用功,算到五千多,六千多,那個時候,後面這三個月都是這個數字,那大概你就五千遍,有沒有?

那個時候你的水平會一再的提升,而你會發現喔,念三千的人跟念五千的人氣質不一樣,念五千的跟念八千的人氣質不一樣,念八千跟一萬的就是不一樣,念到一萬五以上喔,那個人只要在那個地方一站,我告訴你,任何人都會看到他,很自然的就都會看到他。

沒有為什麼,他已經很突出了,鶴立雞群了,你現在能念到一萬,就已經不得了了,已經不得了了,你就站在那邊,人家就會很注意你,不會看到你,會很注意你,看到你會很注意你,因為你的氣質是不一樣的,不一樣。

但是你要知道,多少遍,是長期的時間都是那種平均數字,不是我能持的,那我就算這樣,那不算,你如果能去試那一次,搞不好你會岔到,岔到怎麼講,會去岔到,可能胸部會受傷,可能喉嚨會受傷,可能你哪邊會受傷,但是你不知道。

所以我們不是要你做那種試驗,你要自己慢慢去調,這一條路是這樣走上來的,我從一千到二千,二千到三千,維持一段時間,然後我再開始想辦法還要再突破,再提升,所以你說要念到二萬喔,一個鐘頭念到二萬,大概你要花,我想三年到五年的時間一定要,你才調得上來,你才調的上來。

因為這裡面要調的很多,包括呼吸、包括發音、包括我們講的那個,這個唾液啊,怎麼吞下去,那你想想看,那是你生理上的習慣,要改,生理上的習慣要改,那各位想想看,你要怎麼改,對不對?那不是說今天改明天就改了,沒有三、五年的時間,你改不過來。

因為有許多地方,你聽我這樣講是很明白,你自己實際上在做的不一樣,有沒有?聽過人家唱歌,我想大家都學過了,以前在讀書的時候,老師說Do Do Do,你每次就被打臉頰,你說Do我也Do,你的Do跟別人的Do不一樣的Do,對不對?

Do Re Mi跟Do Re Mi對不對?你覺得我發音沒有錯,你覺得我發音沒有錯,沒有錯就錯了,沒有錯是你想的,實際上發出來就有問題,這是生理上的調整啦,生理上的調整。同樣你在開始進行的時候,聲音怎麼從這個口腔變成嘴唇,由嘴唇變成喉嚨,在變的時候,有時候變你都不知道,你自己都不知道,呼吸在調整變化的時候你自己也未必知道,也未必知道。

然後呢?透過這個轉變,變成喉嚨變成各方面的情況,唾液的這種轉變,你都未必能夠很清楚,但是你要慢慢去調它,慢慢去調它,要不要很長一段時間?所以我想三、五年時間是很正常的,也是摸索。

你假如這個地方有所執著啊,你的空性,你就觀不出來了,你這個進去就是觀空,行空,不但觀空又在行,力行空性,這從實修上面來的,從實修上面來的,這裡面啦一點都不含糊,我這樣講會不會太深?這個應該不是深淺的問題,是你有沒有經驗的問題。

所以我們真正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好好的修,有這個緣,大家在一起,今天我跟你講,你聽的很高興,我們這個緣今天是第一次,還是最後一次?沒人知道,所以希望你聽了以後能夠珍惜,能夠珍惜,不管是第一次或最後一次,我們總希望你好好的用功。

那你要是不下去實行的話,再怎麼講都沒有用,這樣的講法已經講的很透徹了,已經很透徹了,你感受得到,感受不到,只有你實行才知道,現在我跟你講,是個藍圖,像看地圖一樣,這裡去一轉就到,這裡去一轉就到,去到那兒,「路到了沒有?」你一路上不知要問幾次,對不對?那這個問題是出在哪裡?在於你的經驗,在於你的經驗。

我們問人家路的人,你所聽到的實際狀況,跟告訴你的人他心裡實際狀況是二回事,我第一次到吳鳳廟去,大家跟我說:「吳鳳廟」吳鳳廟,我以為就在隔壁這裡了,一條路跑那麼久,吳鳳廟怎麼還沒到?到了那兒還不是吳鳳廟,什麼民俗文化村,對不對?你實際狀況跟現實的、跟你想像的、完全不一樣,所以你一定要去實踐。

修行一定要去做,做了以後你才知道那個狀況,現在我跟你講,呼吸怎麼轉啦喔,那個聲音怎麼變啦,唾液怎麼吞啦。你到時候說「那不用講,那個自己自然就會了」,哦!說不定「師父,你說,我被你這樣一講,吞口水都嗆到」這都會有的,你沒講,我口水還吞的不錯,你一講,我每次一吞就咳個不停,這都會發生的。

那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嘛,但是你必須要去做,要去做。這個修法,是屬於正修,所有的法本都沒講,法本前面摸索階段的那些儀軌,會有。文字嘛,你透過文字去感受,感受得到,感受不到,那是你的事,反正你去感受就對了,但是行法的這個部份,沒有辦法講。

我今天是這樣跟你講,前輩子我跟你講,可能不是這樣講,對不對?別人講,他也不一定這樣講,但我是希望說,用這種最清楚的方法講給你聽,但是你要去做,要去做。假如有那樣一個地方,來給大家共修精進的話,那是很好的。要是沒有的話,你自己在家裡要好好做,做完以後有什麼問題,要提出來,大家一定要在這裡去研究。

你不要自己想,想想又不一樣了,嘿!你要找一間吳鳳廟,跟土地公那種吳鳳廟跟我們講的吳鳳廟就不一樣喔,你說:「我找到了」你找到的不是真的,所以像這種東西都是你自己進行以後,我們拿出來驗證,來做說明,這個是實修正行上面的一個重點。

很少有人會提到這個部份,我們算是比較完整,當然這個部份要再講,那細節的部份還是很多,這是一個。

最後一個要跟各位講的是發願跟回向,我們這個法修好了,就正修這樣子,花半個鐘頭一個鐘頭把它修完了以後,現在要做什麼?拜三拜就起來了,真累咧,不是!這個工作做完了以後就像你錢賺好了,生意做完,錢收收,算算好!錢要做什麼呢?對不對?

這成果出來了以後,你也不是吃錢,對不對?錢不能吞下去啊,哦!那你錢開始要做分配啦,存銀行喔,還是買股票,還是把它存起來呢?還是拿去運用呢,對不對?你要做一個這樣的準備,而這個準備還不是目的,還不是目的。

因為目的是你要把錢用掉,才有用,你留著錢幹嘛,存折一本,大家都一樣大本,對不對?你只是數字比較多一點而已,你死了,火化的時候,它要不要跟你一起燒,不必啦,但是你要知道,這些錢它要是不兌現出來,你沒有用,要把它兌現成你要用的東西,你要用的。

有的人把它兌現成牛排,吞下去了,有的人把它兌現成給慈濟,換一張感謝狀,有沒有?有的人呢,把它兌現成捐給慈善機構,或者教育機構,或者是社會救濟,或者是什麼?哦,有的呢?就把它分給子女,子女在那邊打架。

有的呢?就乾脆旅行,或者買房子或者買汽車,或者是做什麼?有沒有?那你要把它兌現成你所使用的,你滿意的用途,對不對?所以這裡面就有二件事情,一個是分配,哦,有的是我要晚一點用,有的是現在要用。晚一點用也好,現在用也好,那是一種分配,這個分配,我們叫發願,發願喔,那麼把它兌現出來使用的,這個叫回向,叫做回向。

就好像我們現在功課做完了,做完了就有福報,對不對?那你那些福報要怎麼樣?我先把它回向為福報,回向,分配到福報那邊,分配到智慧那邊,分配到自利那邊,分配到利他那邊,對不對?是不是這樣分配?這個就發願嘛。

發願以後呢?我要運用啊,要運用啊,這個功課修完了,爸爸,媽媽或者祖父、祖母他們走很久了,我想給他每人一點福德資糧,對不對?有這個緣,那你就等於薦亡嘛,超度啊,超度他們,你回向給他們就是超度他們。

那一部份我想,子女、兄弟喔生活應該更好一點,那我把功德回向給他們,對不對?消災免難啦。通通弄完了,我自己啦,無事一身輕啦,你自己想到這裡的時候,你就給自己點燈,對不對?無事一身輕最清淨,清淨就像點燈一樣,光明遍照,對不對?

你不要說把它分三分啦,留一分給我自己點燈,不用啦,哦!你有三千塊,可能要這樣分啦,一千是超度,一千是消災,一千是點燈的,但是功課分二部份就好了,一個利他嘛,一個自利。利他,願眾生如何如何。。,那一個是自利嘛,願我菩提道能夠繼續成長嘛,對不對?那你這樣分配。

你不管怎麼分配啊,剛開始總是比較不會分配嘛,你可能會分配我兒子啦、我大兒子啦,我大孫子啦。後來想一想,哎喲!那麼細,這樣沒有意義,通通啦回向給子孫啦,回向給怎麼樣…,你會一直改變,這就是一種進步,這都是跟我們前面講的,從文字相轉入實相裡面,從文字相轉入實相裡面。

你會透過這樣的發願,透過這樣的回向,這個發願跟回向才是我們前面修法的一個圓滿結局,因為你知道,我們為什麼要修這個法,那個動機在那裡,它的目的是要你自性清淨能夠顯現出來,那麼現在我功課做完了,但你就應當要想,我的自性清淨心啊有沒有顯現?有沒有顯現?

換句話說,我這個摩尼寶珠,本來是光明照耀的,現在被種種貪、瞋、癡污垢污染了,它沒有辦法照射出來,對不對?那現在我修完了,就好像把它擦了一遍,那麼我擦了以後,它的亮度有沒有增加?是不是這樣,我就要做這種反省。

所以在這個功課做完以後,我們做回向的時候,就等於檢查一下的意思,我在做的時候不對喔,我這樣做好像不對,不對,我們就要記得改進,下次你就會進步了,是不是?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,好多人都沒有留意到這一點。

喔,做完功課拜三拜就起來了,哈一杯,持咒持的很渴,持的時候根本無法喝,喝了就會嗆到,現在休息了,當然喝杯熱茶一下,好像沒有錯。

但是你在這當中,這個靜止,功課結束以後,靜靜的,我們講叫回想,這不是反省,這是回想喔,我剛才做的功課,現在呢?我在整個功課進行當中多少妄想?對不對?我念那幾千遍或幾萬遍,有沒有進步多少?妄想是怎麼進來的?我是怎麼把它退出去的?我在這樣持誦當中亂了幾次?有沒有?

你在這樣回想過程當中,你會進步很快,你每一次每一次都會去抓到重點,我們就是因為就是缺少這種回想,所以呢?你上一次怎麼做,這一次也怎麼做,下一次也怎麼做,每一次都這樣,像煎鹹鰱魚一樣,這一次翻過來,那一次翻過去,每天都在那邊翻來翻去,都不會進步,都不會進步。

你經過這種回想,你一定會很快的進步,會很快的進步,因為你會知道說,我這樣做對嗎?我這樣做有沒有抓到要領?我應該怎麼做好?我告訴你,這個還不是那麼容易。

我自己修拜佛的時候,拜到二十幾萬拜才發現不對,其實二十幾萬拜之前啊,我差不多修改了一百多遍,拜佛的觀念、態度、拜佛的方法,各方面,包括觀想、觀空、觀東觀西、有的沒有的,這樣一直改,改了一百多次。

我認為這種拜佛不對,改改改,一直改,改到二十幾萬遍,才發現,哎!以前那個小修正都不對,因為基礎上你站在錯誤的地方,站在錯誤的地方,我就開始整個大改變,那時候已經經過二、三十萬拜了,二、三十萬拜了才發現喔,每一拜每一拜我都是很注意,不是像各位這樣站起來,叩一下就跪下來拜,拜下去就馬上站起來。

不是這樣,我每一拜都很注意,都很注意,我這樣拜對嗎?我這樣拜能成佛嗎?是這樣子喔,二、三十萬拜以後,才發覺,根本上弄錯了,根本上弄錯了,所以我們這個回想很重要,拜佛是絕對沒錯啦,但是你拜佛的心可能錯了!

你持咒啊,沒錯啦,持咒的方法、要領跟用心、那個動機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收集一些佛法與人生的文章,這裡的文章皆是轉帖。不回答問題或釋疑。